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

西畫先驅─民初留洋畫家

文/黃聖芝  (參考引用請加註來源,請勿抄襲)

民初中國留學生是推動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主力,美術領域也不例外。留洋畫家引進的西方藝術思潮與創作技巧,大大改變中國的美術生態。這群留洋畫家以留法、留日者居多,兩者形成不同的繪畫風格。此外,留洋畫家對歐洲正蓬勃發展的新興美術所抱持的態度,也形成中國西畫各流派的不同主張,促使中國美術大步邁向西化與現代化之路。

清末民初,康有為與梁啟超發表對西方美術師法自然的認同,[1]以及五四運動時大力提倡西化,呂澂與陳獨秀提出的〝美術革命〞,[2]並蔡元培〝以美育代宗教說〞[3]一文,帶動學習正統西畫的風氣。在這之前,西方繪畫的技巧與透視概念僅用於外銷畫、月份牌及報刊雜誌插圖,被知識份子視為〝不入流〞的藝術。然而中國的遽變與西方文化的衝擊,藝術家們不得不正視西方美術。上海是當時接觸外界最頻繁的地區,各國租界即是文化交流的最佳場所;法國租界與日本租界更是西畫藝術團體與學校的主要分布區。[4]因此1910至1930年代興起一股西畫留學潮,便以法國與日本為學習對象。

本文將以幾位代表藝術家來比較留法畫家與留日畫家之異同,並分析在歐洲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影響下,這群留洋畫家作品風格之差異對中國西畫的影響,以回顧此一中國美術史之重大轉折時期。

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

【美學課心得之二】基督信仰與美學

文/黃聖芝  (參考引用請加註來源,請勿抄襲)

當涉入的知識層面越深,自我的省察也越深入,但同樣地,疑問也越多。在學習的過程中,我很想明白生命追求的目的是什麼?該如何實踐?當我選擇踏入藝術這個領域時,我要達到某種史無前例的成就呢?還是自我滿足就好?我所學的知識看似與我的信仰相衝突時,該如何釐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