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不是為了看《娜拉》,我可能還不認識易卜生咧!
易卜生是瑞典的劇作家,但他不喜歡瑞典的生活模式,而他的作品也因為批判性過於強烈,受到排斥。不過他擺脫戲劇道德教育的目的,改變「惡有惡報,善有善報」的標準結局,將生活切實的各種人性問題、制度問題呈現在戲劇中,揭開當時人不願意被揭發的真實面,可說是寫實的戲劇。也因此被稱為「現代戲劇之父」。
《玩偶之家─娜拉》(Nora)是易卜生很經典的劇作,被當作是提倡女性意識的作品。娜拉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女主人,她的丈夫總是用各種不同動物的名稱喚她,(ex:我的小鳥、我的小松鼠...)而娜拉也如寵物般的對丈夫百依百順。當她正為著曾偽造簽名幫先生借錢養病的事感到自豪不已時,債權人威脅她若不為他謀一份職位就要將偽造借貸的事揭發出來,使娜拉陷入兩難:若是丈夫知道必然破壞家庭關係,但丈夫對此人非常反感,決不可能有機會。最後娜拉的丈夫得知此事感到憤怒和羞恥,同時,娜拉終於認清丈夫是如此自私的人,於是決定離開這個「玩偶之家」,尋找真正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