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

全球化社會與文化保存─湯瑪斯‧佛里曼《世界是平的》讀後感


文/黃聖芝  (參考引用請加註來源,請勿抄襲)

湯瑪斯‧佛里曼 (Thomas L. Friedman) 在書中宣稱:抹平的世界已經來臨!他從1990年至今的政治、科技、產業現象分析歸類出十項剷平世界的因素,也就是他所說的「推土機」。在這些推土機的交互作用下,世界趨於扁平化,全世界勞動人口的起跑點似乎越來越接近:印度、中國和其他上一世紀還處於開發中的國家,如今憑著勞工低工資、高品質優勢與已開發國家一齊競爭。作者以美國人的觀點,試圖為美國企業和美國勞工在這「平坦」的世界找出一條出路。然而這真是一個「平」的世界嗎?

在〈勞斯萊斯還算是一家公司嗎?〉一章中提到,早在十九世紀,馬克思就已預見資本主義會帶來這種抹平世界的強大力量。1848年發表的《共產宣言》就曾預言資本主義的力量會打破國界的限制,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單一市場;屆時任何宗教或政治力量已無法掩蓋此一事實,而無產階級便會興起大革命。作者訪問政治學者山達爾 (Michael J. Sandel) 時,山達爾指出:這樣一個抹平的世界除了有可能形成無產階級革命之外,我們所倚靠的國家、宗教、文化、習慣...這些價值也會漸漸消失,然而這些價值正是我們身分認同的依據,藉此我們得以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。